好的建築室內設計,就是提供好的「空間體驗」!【專訪】竹村空間_魏立彥總監

2020-10-23 04:38:18
撰文/Dana
陰錯陽差踏入建築室內設計的竹村空間總監魏立彥,至今已在台灣、柬埔寨、中國等地設立據點。對他而言,設計就是在提供空間體驗,而「六感」便是設計的首要考量。

 

 

▲「漫‧生活」的設計重點為「界定」,透過弱界定使空間具備了流通性及共通性。

 

才剛從柬埔寨出差回台,竹村空間總監魏立彥每日的行程早已排滿,午後趁著僅有的空檔,他與我們分享踏入設計產業的歷程,及對建築室內設計的想法。

 

自學建築  創造無法取代的設計思考

 

目前在亞洲三地擁有事務所據點的魏立彥,其實根本沒有想過會從事建築室內設計。原本大學想要就讀平面設計領域的他,陰錯陽差進入室內設計系,一次與大學班導討論未來發展後,改變了對室內設計的看法,「他給我的觀念就是既然是做設計,就不用侷限在什麼設計,如果想做工業設計,就把室內設計當作工業設計來做。」因為這番話,徹底改變了魏立彥的想法,他除了學習本科的室內設計,還用兩年的時間到其他學校建築系旁聽、閱讀相關書籍,也奠定往後邁向建築室內設計的道路。

 

▲魏立彥陰錯陽差進入室內設計系,後來透過自學建築,以「建築室內共同制作」為設計核心成立事務所。攝影/編輯部

 

學生時期累積了對建築、室內設計的認識,魏立彥就連就業後也選擇同時具有建築、室設內容的工作,透過實務經驗培養專業,直到最後成立自己的設計事務所「竹村空間」,也以「建築室內共同制作」的核心理念出發,為客戶帶來空間設計的更多想像。回首透過自學累積對建築的認識,魏立彥認為除了可以對室內設計的思考更完備,他認為這也有利於籌備團隊,「因為設計產業講究英雄主義,一個人就可以代表一個案子,但我不認為是這樣,經營公司和處理案子都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執業至今,魏立彥雖非建築本科系畢業,但他也感謝成立公司之初願意給他機會的客戶,透過不斷摸索,才能讓他更深入認識建築室內設計的要點。

 

 

▲魏立彥在住宅設計中善運大地色系的材質,為空間帶來沉穩寧靜的感受。

 

以六感提供「空間體驗」

 

目前設計不少住宅間空間、商業空間的魏立彥,認為設計需要以「六感」為首要考量。六感是在五感之外,將空間主題納入思考,「雖然主題很見仁見智,但是透過五感的建立,可以滿足第六感的設計,像是室內微氣候、光線、風、氣味、視覺、觸感等,都是可以運用的元素。」

 

▲魏立彥認為設計需要以「六感」為首要考量。六感是五感之外,將空間主題納入思考,可以透過室內微氣候、光線、風、氣味、視覺、觸感等完成六感設計。攝影/編輯部

 

在魏立彥的住宅設計中,可以發現他善於運用大地色系的材質,為空間帶來沉穩寧靜的感受,談到為何特別喜歡這樣的設計風格,他笑著說「個性使然!」並進一步解釋,這樣的設計方式其實類似於建築設計的思維,「我喜歡把空間的所有元素整理在一條線上,不會讓空間去折個角,或去想這條線或那條線應該要再延伸出什麼。」善用簡化設計創造空間體驗的思考,也讓他的設計形成「竹村式」的特定氣質。

 

▲魏立彥的室內設計運用建築設計的思維,把空間的所有元素整理在一條線上,透過簡化方式提供舒適的空間體驗。

 

另外,他所設計的商業空間類型包含餐廳、SPA、會所和服飾店等,每種空間在根基於「竹村式」的設計調性上,又開展了富涵品牌精神的空間風格。回顧設計商業空間的歷程,魏立彥認為與其說是在設計空間,不如說是在協助客戶設計商業模式。以餐廳空間來說,設計時可能要滿足客戶期望中的大廚房,同時也會需要考慮餐廳桌數帶來的翻桌率,光是在坪效的討論上,就需要花不少時間與客戶討論確認,「所以設計商業空間,絕對不是只有專注在裝修這件事上面。」魏立彥說道。

 

▲對魏立彥而言,設計商業空間其實就是在設計商業模式。此案是為旅居國外米其林餐廳的主廚家族所設計的餐廳空間。

 

綜觀魏立彥的設計,可以發現他並不急著展現裝飾的設計,因為對他而言,空間體驗才是設計的核心,「人使用的不是設計師打造的牆,而是牆所圍塑的空間。」而為了達到良好的空間體驗,就必須透過設計創造空間分區、串聯,然後再針對空間性質進行界定。

 

▲此案為一複合式SPA會館,大廳除了長8米的服務櫃檯外,還有各種座位形式的等候及休息座位。

 

做設計的第一步就是要思考到「六感」。五感是我們的感官,第六感是主題。我會希望用五感的建立達到第六感的滿足,那就會需要很多元素,像是室內微氣候、光線、風、氣味、視覺、觸感。──魏立彥

 

海外設立據點   開拓設計新版圖

 

魏立彥創立竹村空間至今已有11個年頭,面對氣候變遷、科技發展等大環境的變化,他認為人們對於空間的需求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工法、用材卻有很大的改變。例如熟稔技術的工匠凋零,「所以在工法上我們必須去突破和調整,還好現在科技夠發達,我們有替代性材料彌補這一塊。」另外,隨著自然環境的保護越來越嚴苛,天然材料取得也相對困難,因此建築室內設計開始大量使用替代性材料,「以長遠來看,這樣的成本可能會更高,但可以解決自然材料日益遞減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解決設計上的諸多問題。替代材料雖然無法完全取代自然材料,但是可以延緩消耗地球自然資源,我認為這樣就很好了!」

 

▲「家的想像」位於南台灣,屬於四代同堂的住宅設計,魏立彥透過大量開窗的設計,打造一座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的建築空間。圖片提供/竹村空間

 

▲「家的想像」客廳部分以水泥做為地板材質,落地窗可讓自然光大量進入。圖片提供/竹村空間

 

在台灣之外,竹村空間也相繼在中國、柬埔寨設立據點,分別有10年、5年的經營歷史。說起前往柬埔寨發展,魏立彥笑說原本和朋友只想嘗試運作一年,而後發展不佳,歷經拆夥,卻又碰上柬埔寨台商積極委託設計專案,才讓他決定運用當初累積的人脈和資源,好好發展當地的建築空間設計。

 

▲魏立彥近期在柬埔寨設計的企業總部,以8米出挑和大面積的玻璃立面,讓建築空間能延攬一旁的自然景觀。圖片提供/竹村空間

 

目前他在當地最新的案子,就是為生產醫療用品的台灣企業,打造企業總部及幹部宿舍。這座位於足球場旁的工廠辦公室,具備空曠的地理優勢,魏立彥特別在建築外觀上設計8米出挑,並在一樓打造大面積的玻璃立面,讓室內空間能直接面向廣闊、綠意盎然的室外景觀。一樓大廳部分,為了呼應企業的產品特色,他更將醫療用品常見的不織布捲成棒狀,置於一樓大廳作為主牆,整體透過簡約的設計,畫龍點睛地呈現企業精神,也讓室內設計能與室外景觀產生對話。逐漸在柬埔寨開拓事業版圖的魏立彥,表示當地仍有很大發展潛力,而且能嘗試的案子規模也較大,未來他也會在柬埔寨加大發展力度,持續探索當地的設計發展。

 

▲此為正在建造中的柬埔寨企業總部,為了呼應企業的產品特色,魏立彥更將醫療用品常見的不織布捲成棒狀,置於一樓大廳作為主牆。圖片提供/竹村空間

 

 

竹村空間 ZHUCUN Design

查看
文章標籤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