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屋主特輯】想要實用又整潔的玄關,規劃前先問自己這 4 個問題!

圖片來源/chuttersnap on Unsplash
收納新觀念!只留下會用到的東西
「大概90%的客戶在收納上經常遇到的問題,包括物品過量、散落家中各處,以及由於收納方式不適合自己,衍生懶惰的心態等。」依據多年的服務經驗,王菲緹精準道出大眾常見的收納困境。

圖片來源/檸檬專業清潔
事實上,究竟有多少物品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此被長期擺放在櫃內呢?針對這樣的窘況,王菲緹認為:「收納不僅是將東西擺放整齊,更要讓物品更順手地被使用。」透過「整理」篩選出需要的、有在使用的物品,再考慮使用習慣及動線規劃收納方式,找出最適合放置和拿取物品的位置。

圖片來源/Brooke Lark on Unsplash
秉持這樣的理念,王菲緹鼓勵大家將篩選後、會頻繁穿脫的當季衣服吊掛陳列,此舉有助於控制數量,拿取也更順手。此外,她也強調適當留空的重要:「讓衣櫃保持在8分滿,剩下2分空間用來添購新衣,如此可以讓物品更好被取用,也建立舊衣淘汰再買新衣的良好習慣。」

圖片來源/chuttersnap on Unsplash
斷捨離4步驟!集中、分類、篩選、上架
整理的第一步是將相同類型的物品集中擺放,王菲緹表示:「我們曾經陪伴客戶找到共100多包的衛生紙,許多物品就是因為不曉得家裡已經有了才會持續添購。」集中的動作,藉具體化物品總量,進行「斷捨離」的篩選抉擇,促使大家「有意識」的面對生活用品。

圖片來源/Leighann Renee on Unsplash
「以廚房來說,建議優先處理過期的食物及塑膠袋,空間自然就會出來了。」她補充,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囤積習慣,過期或用不到的物品常常佔據大半空間。給自己一個正視物品的機會,面對超乎預期的大量同類物品,甚至能改變購物行為,根治重複購物的惡性循環。

圖片來源/chuttersnap on Unsplash
順手最重要!掌握動線、貼合習慣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長久維持整齊。」王菲緹點出造成空間凌亂的關鍵原因,表示收納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貼合每個人的使用需求,從行為源頭出發思考,可以避免添購很多收納工具,卻仍造成治標不治本的狀況發生。

圖片來源/檸檬專業清潔
回歸使用習慣思考,也是作為整理師花費最多心力了解的服務環節,通常會請客戶逐步回想自己平時如何使用、在哪使用,或多久使用一次物品等習慣,例如若衣櫃為滑門式,建議使用頻率高的衣物可以吊在外側等。

圖片來源/Becca McHaffie on Unsplash
以廚房為例,就特別需要精準掌握動線習慣,王菲緹建議將廚房分為3大區,「洗菜區放鍋子及洗菜籃;備料區收刀具和砧板;烹飪區擺炒菜鍋及調味料,分區收納讓烹調作業更順手。」另外,低於120公分處建議使用抽屜型收納一目了然,高於則可使用好拉取的有把長形收納籃,妥善運用每吋空間。

圖片來源/Jarek Ceborski on Unsplash
從日常做起!維護整潔全員有責
收納整理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更直覺、簡單地維持日常的整潔,找到適合自己的收納方式、掌握所擁有的物品總量,就能避免再囤物或重複購物。即使真的有想要買的東西,也只要在購買前想清楚如何收納、或無法收納要如何處置等就能避免故態復萌。

圖片來源/檸檬專業清潔
迎接春節到來,不妨趁機邀請全家人一起參與整理,為了避免一次性、過大範圍的整理耗費心力,她也貼心提醒讀者可由小處著手,從衣物或餐具等小物件開始,到廚房或客廳局部空間分次進行,仔細確實地完成收納工作。

圖片來源/Brooke Lark on Unsplash
最後,回歸日常的整潔維護,王菲緹再次強調:「家是大家的,需要一起維持照顧,可以約定每天睡前全員花10分鐘一起復原環境整潔,讓整理工作不要全部落在媽媽身上。」有了全家的參與,原先枯燥乏味的整理工作,也許能成為催化劑,讓家人感情更和睦!

圖片來源/檸檬專業清潔
收納技巧
收納的終極目標是希望更直覺、簡單地維持日常的整潔,找到適合自己的收納方式、掌握所擁有的物品總數,才能長久維持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