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知心的影像寓言 跨領域藝術家李小鏡

2019-10-02 16:00:00
撰文/劉星佑
李小鏡是近代歐美藝術世界,舉足輕重的華人藝術家,生於四川重慶,四歲時與家人一同移居台灣,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期間接觸到電影製作,開啟了攝影和電影的興趣。
 
 

▲李小鏡作品《叢林》延續「夜生活」作品,將都市與叢林的意象相互結合。圖片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之後負笈美國,於費城藝術學院(Philadelphia College of Art)取得碩士學位,而後轉赴紐約投入商業攝影產業領域,曾擔任廣告公司攝影顧問,80年代作品以時裝與人物攝影見長,九○年代後至今,在傳統攝影的技術基礎上,發揮了更多影像的想像與技術上的超越,邁向更多數位與互動科技的結合。

 

▲2005年奧地利國際電子藝術節,以李小鏡作品《源》作為展覽主視覺,圖為李小鏡與主視覺合影。圖片來源/EzFree Interchange。

 

▲201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鏡—李小鏡回顧展」的展區中,回顧李小鏡早期時尚與人物攝影的作品,該作品拍攝對象為國際知名藝人林青霞。攝影/劉星佑。

 
似與不似
 

人性與動物性的辯證,自古以來,不斷地糾纏著許多哲學家與思想家;時至今日,而在諸如衣冠禽獸、人面獸心或是相由心生等成語中,也不難看見人性與動物性的辯證。

 

李小鏡1993年的作品《十二生肖》,在上述的定義之外,幽微地道出人與動物的似與不似,而該作亦是李小鏡獲得國際藝壇注目的代表之作,曾於紐約哈里斯畫廊(OK Harris Gallery)展出,精煉沈穩的灰階,十二格並置的肖像,用生肖的分類,囊括了既刻板卻又精準的人性特質。接續發展了《審判》、《108眾生像》等系列作品,於2003年成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參展藝術家。

 

▲《十二生肖》可說是李小鏡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從商業應用轉向影像創作重要的關鍵作品,該作亦曾在國立台灣美術館「影像焦慮」一展中展出。圖片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跨領域結合
 

近年,李小鏡分別在2016年於美國洛杉磯與韓國大邱參與了「藝次元:台灣新媒體藝術展」,以及大邱攝影雙年展「Me in the Photography」,並在2017年第三屆全球華人攝影大獎,獲得「年度觀念類華人攝影師」的殊榮,重要個展分別是201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鏡—李小鏡回顧展」、國立台灣美術館「N•E•X•T」。

 

▲國立台灣美術館「N•E•X•T」一展中的人魚模型及3D動畫。圖片提供/國立台灣美術館。

 

「鏡」一展展出1965年到2016年間代表性的16個系列作,充分展現數位互動、浮空投影與3 D現場列印等跨領域結合的創作精力。《108眾生像》讓觀者在跏趺而坐中,體會更多醒世恆言的況味。

 

▲台北市立美術館「鏡─李小鏡個展」現場結合3D列印技術的裝置作品。圖片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結合腔棘魚型與人的四肢,在《認識我們》與《多子多孫》等作品間,透過數位科技,詮釋人之於生物演化的關係。

 

▲台北市立美術館「鏡─李小鏡個展」現場一隅。圖片來源/台北市立美術館。

 

今年台東美術館「回歸大海」個展,彷彿與時俱進的呼應當前,人類遭遇到的環境議題。不囿於傳統攝影與數位影像的媒材分類,從人性的探索,到人類生存議題的關心,在李小鏡的影像作品中,可以看見終極的關懷與人類世的省思。

 

▲2019年於台東美術館展出的「回歸大海—李小鏡個展」。圖片提供/台東美術館。

文章標籤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