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聲到化聲 重磅聲音藝術家池田亮司來台展出

2019-10-16 16:00:00
撰文/劉星佑

池田亮司1966年出生于日本岐阜,為當前國際知名前衛聲音藝術家,1995年開始開始捨棄「音樂」素材,透過正弦波、白噪音等聲響元素,創造不同的音景。

 

▲台北市立美術館池田亮司個展展覽入口一隅。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0年以降,更進一步轉化現象成數據,進而成為聲音,並將空間、光線、時間納入創作的變因,另構數位的美學。

 

▲《符碼-詩》2018。影音裝置。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3台DLP(數位光處理)投影機、電腦、揚聲器。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版權所有/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正於一樓展區,展出池田亮司(Ryoji Ikeda)個展,由北美館策展人蕭淑文,與客座策展人林怡華共同策劃,這是池田亮司十年來,在亞洲最全面性的大型個展。展出生涯重要作品,包含作品《A「連續統」》、《數據-掃描 1-9 號》、《符碼-詩》、《臨界點》與《普朗克世界「宏觀」》。

 
從樂理到思辨
 

音樂演奏,是表現聲音藝術的其中一種方法,然而關於聲音更多的可能性,則由近代的藝術家加以延伸與拓展。管弦樂團在演出開始以前,以雙簧管吹出中央A音,音頻為440Hz,做為樂團調音的參考標準,被稱為「音樂會音高」。

 

▲《A 「連續統」》,2018。聲音裝置。概念、構圖:池田亮司。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5個超級定向揚聲器(Meyer SB-1)、電腦。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版權所有/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作品《A「連續統」》將歷史上音樂會使用的標準音高,分配到美術館大廳的五個筒倉造型揚聲器,同時發出有特定順序、組合的聲音,相異的頻率音調交互疊加,形成極其複雜的聲音質地和共鳴音型。

 

▲《普朗克世界「宏觀」》2015。影音裝置。投影機、電腦、喇叭。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版權所有/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數位化不只是一種資料處理方式,對藝術家而言,更是轉化不同媒介的一種途徑,《數據-掃描 1-9 號》(data.scan [no1-9]) 為池田亮司「數據數學」計畫的作品,試圖將數據具象化,運用純數學和大量現實數據,如人類 DNA 序列、摩斯密碼、分子結構等素材,經數學演算化約為影像每一像素,在9個顯示器上伴隨極簡音軌同步播映。

 
感受「無」意義
 

在傳達與表現之外,有著更多無法言傳的狀態與境界,這也是具象之於抽象,語言之於詩意,最耐人尋味的地方;《符碼-詩》(code-verse)以抽象化的方式,將過去作品重新掃描組合,在蘊含資訊的數據中提取符碼,組構出如交響曲般的樂詩。

 

▲《符碼-詩》2018。影音裝置。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3台DLP(數位光處理)投影機、電腦、揚聲器。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版權所有/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作品將觀者置身於流竄閃現的聲光之中,以無從解譯的純粹挑戰大腦的知覺層次。北美館展覽有一雙牆面裝置《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m),其中一面由單一投影機投射而出、大量訊息密集疊加而成的黑洞。另一面則是色溫近似太陽的白色光源。黑洞與光在作品中,象徵邊界與臨界的疊合,也顯示出藝術家挑戰極致的企圖。

 

▲《臨界點》,2018。DLP投影機、HMI燈、電腦、揚聲器。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版權所有/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聲音的有無,取決於人類感官接收的有無,而池田亮司的作品,在數位媒介之間,轉化視閾的內外與聽閾的邊界,無聲之聲,抑或無色之色,展現了對於極簡美學的堅持。

 

▲池田亮司音樂會現場一隅。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音樂會現場一隅。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個展
 

時間│即日起~11/17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

文章標籤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