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的意義 純粹的力量 台、日、韓藝術家女性畫展《她的抽象》

2019-09-30 16:00:00
撰文/劉星佑
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她的抽象」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由文貞姬和王品驊擔任共同策展,展出台灣、日本、韓國三地女性藝術家作品。
 
 
 

以「東亞、抽象、女性」做為策展研究關鍵詞,探索戰後受到西方現代藝術抽象理念影響,經在地轉譯後,多位女性藝術家的抽象繪畫發展軌跡,以及形成的東亞文化新藝術系譜。

 
 

「她的抽象」目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展出,該展命題為聚焦主題,並兼顧多元史觀的建構,串連北美館、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與韓國MMCA國立現代美術館,展出台灣、日本、韓國三地藝術家,包含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KUSAM Yayoi,1929-)、田中敦子(TANAKA Astuko,1932-2005)、辰野登惠子(TATSUNO Toeko,1950-2014)、石川順惠(ISHIKAWA Yukie,1961-)、津上美由紀(TSUGAMI Miyuki,1973-),韓國藝術家崔郁卿(CHOI Wook-Kyun,1940-1985)、張相宜(CHANG Sang-Eui,1940-)、梁光子(YANG Kwangja,1943-)、安美子(AHN Mija,1962),台灣藝術家楊世芝(1949-)、陳幸婉(1951-2004)、薛保瑕(1956-)、洪藝真(1971-2011)等重量級館方藏品。

 
 
轉譯線索?
 

廣為人知的草間彌生,展出1950年代早期作品,《殘骸的積累(被人格解體帷幕包圍的囚犯)》、《無題(15)》、《女(33)》,是草間彌生遠赴紐約前所創作,即使有別於圓點遍佈的重複,但仍透露了對於點、線、面的思考脈絡。

 

▲草間彌生,《殘骸的積累(被人格解體帷幕包圍的囚犯)》,1950。油彩、畫布,72.3 × 91.5公分。作品為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典藏。

 

▲草間彌生,《無限的網(E.T.A.)》,2000。壓克力彩、畫布,194 × 1042.4公分。私人收藏,大田秀則畫廊授權。

 

田中敦子為日本「具體美術協會」發展史上重要藝術家,展出作品《電器服》手稿與創作《電器服》時的攝影畫面,呈現珍貴的作品與檔案。

 

▲田中敦子,《〈電氣服〉的素描》,1956。水性墨水、蠟筆、水彩、紙,109 × 77 公分。金澤21 世紀美術館典藏。圖片攝影/Atsushi Nakamichi / Nacása& Partners。版權所有/金山明和田中敦子基金會。

 

▲田中敦子,《1978, B》,1978。壓克力彩、畫布,182 × 227.5公分。版權所有/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典藏。

 

韓國MMCA國立現代美術館帶來韓國首位旅美女性藝術家崔郁卿作品《實驗第3號》、《人的宿命》,先後於旅美時期完成,為韓國抽象繪畫發展的歷史印記。

 

▲崔郁卿,《實驗第3號》,1968。紙本拼貼於木板,134 × 80公分。版權所有/MMCA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台灣製造?
 

薛保瑕展出歷年代表作品與今年新作《側顯》,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從現成物到使用,到筆觸與顏料的關係,再到顏料與畫布之間的思路如何發展。

 

▲薛保瑕,《側顯》,2019。壓克力彩、畫布,291 × 591公分。藝術家自藏。

 

該展最年輕的藝術家洪藝真於2011年過世,去痕跡的繪畫,以近乎「物」體的方式,呈現出極簡低限,擺盪在平面與雕塑之間,藝術的主體一直是藝術家在接受不同文化洗禮及風格時,不斷辯證的主題,台灣藝術家展出楊世芝、陳幸婉、薛保瑕與洪藝真的作品,讓台灣觀者反思自己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社會動盪和歷程。

 

▲洪藝真,《無題》,2009。壓克力彩、畫布、玻璃纖維。30 × 30 公分 × 10。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用藝術見證歷史
 

策展人文貞姬與王品驊同為藝術史學者,從藝術史出發,兩位策展人合作串起台灣與東亞的連結,並在世界藝術史的坐標上,聚焦東亞戰後女性抽象繪畫,建構被忽略的視野。

 

▲記者會合影(左至右)策展人王品驊、館長林平、策展人文貞姬。

 

關於抽象藝術發展的歷史書寫,往往聚焦在戰後美國畫家,代表藝術家包含帕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等,東亞藝術家如何轉譯、延續抑或翻轉,讓隱藏在本展中的「她」顯得特別關鍵。展覽與其說聚焦在抽象繪畫「類型」,或是「女性」身份的藝術實踐,不如說透過作品,勾勒在歷史洪流中被彰顯或被隱藏的「她」者。

 
 
 
她的抽象 The Herstory of Abstraction in East Asia
 

展期│2019.07.20-2019.10.27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文章標籤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