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中夢迴 藝術家張曉剛用藝術訴諸不可見

2019-10-13 16:00:00
撰文/劉星佑
集體意識與時代意義的表現,是藝術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也是藝術家最艱難的挑戰,中國藝術家張曉剛,在看似懷舊的主題上,找到當前的破口,並透過作品,為不堪甚至是幽微的歷史傷痕,空出一個面對未來的位置與態。
 
 

▲張曉剛的《血緣系列10號:大家庭》(2000年作)。攝影/楊婉茹。

 

張曉剛1958年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文化大革命期間,張曉剛18歲,經歷過上山下鄉運動,到鄉下插隊,進行農村定居和勞動,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於1977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2007年於四川美術學院任教擔任特聘教授,目前工作和生活於北京。

 

▲張曉剛接受採訪描述自己的創作脈絡。影像截圖/西九文化區

 
時代下的逃逸
 

1990年張曉剛前赴歐洲,開始回頭檢視自己故土的文化,也是在這個時期,1993年開始創作「血緣」系列作品,起因來自家族的老相片。家族的記憶存在於照片之中,而歷史的夢境,則在照片之外,透過那些樣板的、漠然的面孔,將觀者的思緒懸置在靜止的時光當中。

 

▲張曉剛的《血緣系列11號:大家庭》(1998年作)。攝影/楊婉茹。

 

1994年以四幅《大家庭》作品,參與巴西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1995年參與第46屆威尼斯雙年展,間展出「血緣:大家庭」系列,也是張曉剛最代表性的作品。張曉剛表示受到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1907-1954)的影響,作品中也有「紅線」的元素,然而紅線的意義卻不同於芙烈達,從血緣出發,家庭與倫理,或許是最具東方情節,卻難以外顯的一種倫理狀態,

 

▲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春拍預展現場,張曉剛《血緣系列:大家庭 第10號》。攝影/楊婉茹。

 
藝術訴諸不可見
 

「血緣」系列,從文革期間的家庭照出發,乃至於天安門廣場的照片,無不圍繞在「什麼是中國人」的問題上,這個問題,不只是因為身處在歐洲,引發人們尋根的本能,相反的,因為不同文化的刺激,才開始質疑習以為常的意識形態。

 

▲《我的女兒》(2003年作)。圖片來源/Daegu Art Museum

 

2000年張曉剛赴韓國參與光州雙年展,2006年「失憶與記憶」個人展於首爾展出,2008年成為紐約佩斯畫廊(Pace gallery)的簽約藝術家,期間分別在世界各地的分畫廊舉辦展覽,包含北京、香港等地。2009年在佩斯北京的個展以「史記」為名,將更多關於照片的記憶變成立體的雕塑,維持一貫的調性,在銅質與水泥材質的媒材當中,轉化各種鋼筆、書本、燈泡、蠟燭、收音機等日常的物件,擠壓的形狀,內藏一種無法明訴的記憶。

 

▲張曉剛《天安門No. 2》(1993作),布面油畫100 x 130 cm。圖片來源/Daegu Art Museum

 

2014年張曉剛於韓國大邱美術館舉辦「Zhang Xiaogang Memory + ing」回顧展,除展出「戀人」、「大家庭」等關鍵系列作品,更系統性的檢視世代關係,如何在同一個政體下產生反省與思考的能力。

 

▲2014年張曉剛於韓國大邱美術館展出「Zhang Xiaogang Memory + ing」回顧展海報。圖片來源/Daegu Art Museum

 

近期2018年於紐約舉辦個展「張曉剛:近期作品」(Zhang Xiaogang: Recent Works),開門見山的點出張曉剛的新作,共展出11幅油畫,通過構建的記憶和想像的鏡頭語言,濃厚的自傳體裁,在不同的敘事場景和肖像之間,探索繪畫的本質。

 

▲2018年紐約個展「張曉剛:近期作品」(Zhang Xiaogang: Recent Works)現場一隅。圖片來源/Artsy

文章標籤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