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屋主特輯】想要實用又整潔的玄關,規劃前先問自己這 4 個問題!

▲阿根廷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圖片來源/6SQFT
世代血脈流傳的編織魂
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藝術家Alexandra Kehayoglou,從事視覺藝術創作,並以紡織材料作為載體。對這樣柔軟的材質情有獨鍾,可說是從小耳濡目染使然!

▲《Shelter for a memory》, 2012。
從祖父輩開始,Alexandra的家族即以製作地毯為業,目前更是南美洲最具規模的地氈廠。她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家裡從地板到天花板都被地毯覆蓋著,而她目前的工作室正坐落於自家的羊毛地毯工廠內,許多作品的前身皆是取自工廠的剩餘材料。Alexandra擅於使用編織技法結合織物、雕塑和裝置,讓作品在功能性之外又能完整呈現藝術內涵。

▲《Shelter for a memory II》,2016。

▲《Pastizales》。
關注自然議題的藝術抒發
由於深切感受到都市發展對大自然造成的破壞,「自然」便成了她作品主題的發想來源。《No Longer Creek》源自家中附近的Raggio小溪,地貌因購物中心的設置產生極大變化。《Santa Cruz River》則是來自政府欲在當地河流築建水壩而生。

▲《No Longer Creek》,2016。

▲《Santa Cruz River》,2016-2017。
Alexandra不但透過作品為家鄉生態發聲,在她首次跨足空間設計的忠泰Jut Hall演講廳中,她從台灣獨有的高山地景獲得靈感,巧手織出由地坪、牆面延伸至天花的地氈藝術,使人們得以藉由截然不同的紋理與觸感領受屬於台灣本地的自然魅力。
▲Alexandra Kehayoglou為忠泰Jut Hall演講廳打造的作品。
▲Alexandra Kehayoglou為忠泰Jut Hall演講廳打造的作品。
▲《Santa Cruz River》,2016-2017。